据史书记载,飨在古代是指祭祀活动中祭品与神祗“共进同享”的部分,可谓是一种与神灵齐食的仪式性的祭祀方式。在现代常用来指“宴请、款待、请客”的意思。如:飨宾客、上酒飨士等等。
而在一些民间文化中,飨还出现过其他特殊的用法。
例如在彝族的彝历中,将每个月初一称为“飨日”,认为这一天是供神的好日子,人们要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祭祀活动。同时每个年节或重要日子,形式上相似的彝族赛会或独立寺庙,都有用“飨”这一词描述供品奉献,以及神灵与百姓共享的期间。
飨在中华文化中还有与诗词歌赋、艺术文化史、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联系。如中国传统的“飨宴诗”常常会成为文化名片,比如苏轼的“东篱乌鸦,绿树杨柳属春风。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”等等诗作。
飨是一个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的多重含义词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。了解飨的本质与变迁,也是了解我们祖先的智慧,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。